020-29872315
我們經常可以看到,因為外墻滲漏,很多建筑成了花貓臉,外墻飾面層脫落、室內返潮、墻體滲漏水讓諸多業主苦不堪言。維修費用高不說,維修的危險系數更高,而且維修的效果難以保障。
一直以來,建筑外墻的防水都沒有受到足夠的重視,只有國建筑科學研究院主編的《建筑外墻防水工程技術規程》 JGJ/T 235-2011可作參考。國家也沒有出臺相應的技術標準,故而建筑外墻的防水五花八門,甚至大多數沒有做防水處理。故而建筑外墻滲漏的現象層出不窮,為此行業同仁也做了相當多的努力,2017年3月由深圳市防水行業協會牽頭編撰的《建筑外墻防水與滲漏治理技術》發行,給建筑外墻的滲漏提出了相應的方法。
一、外墻防水包括墻整體防水和節點構造防水
外墻防水應具有阻擋雨水、雪水侵入墻體的基本功能,并且應該具有抗凍融、耐高低溫、承受風載等性能。
外墻防水一般分為外墻整體防水和節點構造防水,外墻整體防水大家都知道,節點構造防水就是采用一種構造形式來阻斷水的通路和防止水侵入室內,常見的措施有女兒墻、陽臺、門窗、穿墻構建、外墻分隔縫、變形縫防水等。
二、外墻防水材料的選用
采用防水材料進行外墻防水,是針對多雨地區或有必要進行外墻防水的工程項目采取的專項措施。利用防水材料阻斷水的通道或減緩雨水滲透的速度,一道道防水或增強抗滲的能力。
外墻防水材料一般分為:剛性防水材料、柔性防水材料、憎水性材料、密封材料和防水透氣膜。剛性材料有各類防水砂漿、聚合物水泥防水漿料;柔性防水材料主要為聚氨酯防水涂料、聚合物乳液防水涂料等。
三、外墻漏水部位外墻防水怎么做?
1、根據現場實際情況,對防水部位基層原有的外墻涂料進行清理,特別是基層破碎處、松動處進行徹底清除干凈,露出堅硬基礎。
2、將防水基層表面的涂料、灰塵、油漬、污跡進行清洗,使其防水材料粘接牢固。
3、在基層處理干凈的基礎上,用高檔“勝強”牌有機硅防水涂料與水按1:2的比例稀釋后,摻入高標號水泥做成灰膏,對砂眼、蜂窩、龜裂做細部處理。
4、對不規則的龜裂進行修補時,超過2mm的龜裂用長絲無紡布與有機硅外墻專用涂料進行貼粘修補,以免龜裂紋繼續擴大。
5、對窗口四周、檐底、預埋件、穿墻管等重要部位做加強處理。
6、待修補的基層處理干燥后,用高檔“勝強”牌環保型有機硅內外墻專用防水涂料按標準對工程部位進行涂刷。
7、該防水涂料在施工前應進行攪拌均勻。
8、本涂料采用涂刷法施工,涂刷的方向、行程長短應一致,涂刷應均勻不得漏刷。
9、機械噴涂施工時做到噴涂均勻,壓茬到位,不得漏噴,使表面光滑。
10、施工完畢后將現場衛生清理干凈。
外保溫外墻:
采用涂料或塊材飾面時,防水層宜設在保溫層與墻體基層之間,防水層可采用聚合物水泥防水砂漿或普通防水砂漿;
2.砂漿防水層中可增設耐堿玻纖網格布增強,并宜用錨栓固定于結構墻體之中;
3.砂漿防水層宜留分格縫,分格縫宜設置在墻體結構不同材料交界處。水平分格縫宜與窗口上沿或下沿平齊;垂直分格縫間距不宜大于6.00m,應與門、窗框兩邊線對齊。分格縫寬應為8-10mm,縫內應采用密封材料作密封處理;
4.若有地下室,外墻防水層應與地下室防水層搭接;
5.防水層的最小厚度應符合表的規定:
四、節點構造防水
建筑外墻節點構造防水設計應包括門窗洞口、雨蓬、陽臺、變形縫、伸出外墻管道、女兒墻壓頂、外墻預埋件、預制構件等接部位的防水設計。
2.建筑外墻的防水層應設置在迎水面。
3.不同材料的交接處應采用每邊不小于150mm的耐堿玻纖網格布作抗裂增強處理。
4.外墻防水層應延伸至門窗框,防水層與門窗框應預留凹槽,并嵌填密封材料;門窗框與墻體間的縫隙應采用聚合物水泥砂漿或發泡聚氨酯填充;門窗上楣的外口應做滴水線;外窗臺應設置不小于5%的外排水坡度。
5.雨蓬應設置不小于1%的外排水坡度,外口下沿應做滴水線;雨蓬與外墻交接處的防水層應連續;雨蓬防水層應延外口下翻至滴水線;
6.陽臺應向水落口設置不小于1%的排水坡度,水落口周邊應留槽嵌填密封材料;陽臺外口下沿應做滴水線。
7.穿過外墻的管道應采用套管,套管應內高外低,坡度不應小于5%,套管周邊應作防水密封處理。
8.女兒墻壓頂采用現澆鋼筋混凝土,壓頂應向內找坡,坡度不小于2%;當采用混凝土壓頂時,外墻防水層應延伸至壓頂內側的滴水線部位。
9.外墻預埋件四周應用密封材料封閉嚴密,密封材料與防水層應連續。
留下您的困擾 , 交給我來解決!